张爱玲小时候并不快乐,或许这是每个天才的共性,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不属于那个年龄的成熟,因为种种原因,他和自己的母亲关系并不好,张爱玲成名后给了母亲两根金条,她的母亲哀戚至极:“就算我让你不好过,你也不必对我这样!”,这之后两人再没见过面,一直到1957年母亲病重要见她最后一面,但是她只是随信寄了100美元,并没有前往。
张爱玲最无法忘怀的是当年自己好不容易得到了800元奖学金,本来是预备作为来年学费,但是母亲却转头拿上牌桌,输得一干二净,最让她受伤的是被母亲一点点毁掉的生活,她16岁的时候每天学琴、做饭、学画、学礼节,但是这些她一点不擅长,而母亲动不动就开骂,言语刻薄:“我可以嫁掉你,你还是chu女”,这也是让她一辈子都难以释怀的事情。
展开剩余64%张爱玲成名后,她想方设法想要还母亲的养育钱,彻底还清这份恩情,她默默攒钱很久,最后做成两根金条还给母亲,她的母亲接到金条的那一刻哀戚至极,泪流满满,绝望的说道:“就算我曾让你不好过,你也不必对我这样!”其实她并非不爱自己的女儿,而是不知道怎么去爱,要知道当年黄逸梵的生活是相当拮据,就算这样年幼的女儿来找她的时候她欣然接受,还花了很多钱让女儿进贵族学校读书,请了英国家教上门给她规划未来的路。
与张爱玲相比,她对自己的儿子就冷漠的多,儿子找他,他人儿子滚回张家去,但是还了母亲钱的张爱玲此后再不和母亲见面,而黄逸梵晚年的日子过得很苦,60多岁了依旧还打工为生,只要停下来,房租三餐都没了着落,每周能赚七英镑,扣除房租和饭钱,基本没有剩余,就连一瓶麻油都要友人相助。尽管落魄,她从来没有向女儿开过口。
其实也并非为了争气,她曾在写给好友的信里说:“你要知道现在是20世纪,做父母只有责任,没有别的。”由此可见可怜天下父母心,这是一颗母爱之心,不求回报的母爱,1957年她病重自知时日无多,所以写信给张爱玲,渴望能够见上最后一面,但是张爱玲始终没有出现,最后只随信寄来了100美元,或许不是张爱玲不想来,是她买不起昂贵的机票吧。
黄逸梵一个月后就在孤独和遗憾中离开了,只是给女儿留下了一个大箱子,这是对女儿最深的爱,这个箱子里放的是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和一些古董,这只箱子最后漂洋过海来到她身边,丈夫戏称这是“宝藏”,母亲的这只箱子对于拮据的小两口是救命稻草。张爱玲作为当局者,看不清爱和折磨,她以为母亲只爱钱,却不知道母亲牵挂了她一生。这世间,父母和子女本身就是一场相互亏欠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